阳明路周边区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立面改造方案设计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8-11-23 16:14:29 被阅览数: 3343 次 来源:

项目名称:阳明路周边区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立面改造方案设计

项目地点:赣州市河套老城区

规划用地面积:9.2公顷

完成时间:2016年8月

委托编制单位:赣州城投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主要参加人员:韩高峰、许五军、陈昌勇、叶胜发、黄金玉、熊涛、徐文娜、盛志文、许瑞清、孙毛、谢葳、邓金平、肖龙、洪明兰、黄蕾

 

一、规划背景

1.保护骑楼建筑,传承历史文脉,留存历史记忆。

本项目范围为赣州老城区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的一部分,现存较多的历史风貌建筑,尤其是阳明路、至圣路保存的骑楼建筑,是赣州城区仅存的相对完整连续的历史骑楼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这些老旧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建筑破败,居住和经商环境较差,同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民生,促进古城复兴。

市委市政府以棚户区改造为契机,结合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改善民生,激发老城活力,提升城市形象,决定对阳明路周边区域进行整体的保护性改造。

二、规划策略

1.原真性修复、传承性改造

规划根据建筑价值综合分析结果,对不同类型的现状建筑,依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条例》的要求,采取相应不同的改造措施。

2.维持街区道路历史格局

规划将阳明路、至圣路、北京路、东北路、解放路道路宽度和走向维持现状,同时控制街区临街面两侧骑楼建筑高度与街道宽度的比例在0.8-1.2,增强街区地域场所感以及行人对街区风貌的感知力。维护街区周边的坛子巷、嵯峨寺巷和曾家巷的巷道格局,并设置门楼进行标示。

3.延续骑楼历史风貌

利用现有道路两侧人行道(道路断面:3m+14m+3m),补齐骑楼,形成街区完整、连续的骑楼商业界面,重塑街区骑楼街道风貌。

4.街区内部只拆不建,完善设施

对街区内部拆除现状建筑后的空地,规划以提升景观、完善配套设施为主要目地,用于设置停车场地、景观绿地等。

原金鱼池位置设置金鱼池公园,留住金鱼池记忆,承载赣州三池相关典故,为今后恢复历史金鱼池预留空间。

5.恢复王文成公祠

折除法院后恢复王文成公祠,增强阳明路的历史文化氛围;利用公安局位置及老区政府北面空地设置地面停车场,缓解停问题,同时为今后可能恢复府学及府文庙预留条件。

为方便阳明路西段北侧住户的出行,规划将公安局位置设为该片区的主要出入口。法院、老区政府单位出入口取消,在家属楼西侧设消防应急出入口。以减少对阳明路交通的干扰。

6.与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整体考虑  

规划充分考虑与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性,在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等方面综合考虑;在功能上、风貌上形成差异性,利于街区的整体发展。同时借本次规划,预留嵯峨寺小学、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的疏散通道。

7.合理安排商业业态,恢复街区商业活力

在商业业态方面,现状低端家具、自行车、电动车等低端业态要逐步退出本区域,同时保留摄影、刻章、餐饮及社区生活配套等商业。结合旅游,植入书吧、茶吧、咖啡吧、传统客栈、特色餐饮、特产超市等中高档商业,设置一处民国骑楼及民国文化展示馆,展示骑楼内部格局和民国时期赣州市民的生活、商业场景,并在街区中心位置设传统商业集中区,以恢复街区商业活力。

8.恢复商铺老字号,增强街区历史氛围 

规划将保留和恢复历史时期商铺老字号,以营造街区浓厚的历史氛围。在业态方面,可根据经营需求进行设置,仅保留老字号店名,并以店牌形式详述其历史。

三、主要内容

1.功能定位

以民国骑楼建筑风貌为特征的民国风情商业街区。对现状骑楼的保护,塑造街区两侧连续、完整的民国骑楼建筑风貌,结合旅游、休闲以及本地老字号传统商业的设置,形成民国风情商业街区。

2.规划目标

文化目标:保护赣州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独具特色的民国骑楼以及民国风貌的建筑,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发扬城市文化,增强赣州文化软实力。

社会目标:保护与更新并举,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住区环境。

经济目标:通过建设骑楼商业带,复兴阳明路、解放路商业的繁荣,实现老城复兴。

3.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除沿道路两侧设旅游商业及社区配套商业外,还设置了非机动车机停放场地及机动车停车场、小游园、公共厕所等。西面的停车场,适当地缓解街区停车问题。

4.绿地景观规划

景观规划目标:“ 恢复民国记忆,领略民国风情 ”。本次绿地景观规划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价值与时代特征,利用景观载体充分体现文化内涵,展现一定历史时期内,特有的建筑及景观感受。

5.沿街立面整治

1)落架维修

1)结构加固

甄别各种不同风格和不同类型的沿街建筑,根据其风格特征和结构特点对建筑

立面提出合理的加固方式,最大限度的延长骑楼建筑的寿命。

2)原样修缮

南洋风格和本地客家风格的骑楼是阳明路的历史瑰宝,对于这部分历史建筑,

要根据原真性原则进行严格的修缮,尽量维持其建筑原貌,对损毁严重的建筑构

件,要根据本地传统样式恢复。

3)材质复原

采用历史建筑材料,对局部修缮部分进行材质复原处理。

2)加建骑楼

1)风貌协调

对骑楼街中的40-50年代的多层建筑,根据其所处的区段特色,增加4M宽骑楼段,以做出与周边环境向协调的设计。

2)尺度参照

严格按照历史建筑的尺度,包括骑楼的开间、跨度和高度加建。

3)历史形态元素沿用

传统元素的提取包括柱式、窗、立面线脚、浮雕等参考赣州老照片,提取图案样式,应用在立面装饰。

4)照片参照

历史建筑的立面改造,从旧照片寻找依据,恢复赣州骑楼风格。

四、创新与特色

1.在物质与非物质两个层面进行保护和体现历史遗存

规划通过修缮历史骑楼建筑、保持历史街道格局等,保护物质层面的历史遗存。通过骑楼建筑界面的断裂,留存重要历史事件记忆;收集历史重要商铺老字号,在原位置立牌介绍;恢复部分历史原有业态、还原历史场景等,体现非物质层面的历史遗存。

2.街区发展整体性和差异化相结合

规划区位于老城区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的南侧,规划充分考虑与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性,在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等方面综合考虑;同时在功能上、风貌上形成差异性,利于街区的整体发展。

3.对现状建筑进行原真性修复与传承性改造相结合

规划根据建筑价值综合分析结果,对不同类型的现状建筑,采取相应不同的改造措施。对规划保留的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位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的,采用修缮或改善措施,同时丰富立面装饰元素,恢复历史建筑风貌;对现状不符合风貌要求的现代建筑,进行传承性的立面改造,以维持街区的统一传统风貌。

4.营造骑楼建筑立面地域性与丰富性相结合。

规划不但对历史传统建筑加以保护和修缮,在修缮工艺上,采用本地传统施工工艺,同时参照大量历史照片、现存民国建筑,选取具有地域性的建筑元素,在新建骑楼上加以应用,还大胆地胆吸收外地经典民国骑楼,如广州骑楼、厦门骑楼等,使阳明路周边区域骑楼既有地域性,又丰富了骑楼建筑立面的多样性。

五、实施情况

2016年9月赣州市政府对项目批复实施,11月,市城投集团严格按规划要求开始动工施工,现已完成至圣路东侧、北京路北侧部分建筑立面的修缮与整治。

1.png2.png3.png4.png5.png6.png7.png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