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县汉仙岩风景区入口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8-11-23 17:16:04 被阅览数: 2638 次 来源:

项目名称:《会昌县汉仙岩风景区入口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项目地点:赣州市会昌县筠门岭镇

面积:40.5公顷

完成时间:2014

委托单位:会昌县城乡规划建设局

主要参加人员:  泉、许瑞清、何  炜、郭荣海、曾国威、刘远飞


一、规划总则

规划范围

本次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范围羊子岩入口区(以下简称规划范围)位于会昌汉仙岩风景区的西北方,在《汉仙岩风景名胜区旅游总体规划》(2010-2025)中为汉仙岩风景区的次入口,并确定为汉仙岩风景区的管理服务区。本次规划范围为汉仙岩风景区内,北至S325省道,南至羊子岩大坝码头,西至济广高速,以及部分现状道路东侧的生态林地,范围面积约为40.5公顷。

)旅游总体规划解读

《汉仙岩风景名胜区旅游总体规划》(2009-2025)(以下简称旅游总体规划)是本规划的上位规划,对本次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旅游总体规划确定汉仙岩风景区的主题形象定位为:近期以休闲观光、度假为主,中远期以客家文化体验、康体健身为核心,营造“绿色、生态、健康”的风景区形象,打造高端、精品旅游品牌。发展规模至2015年,游客量875人/日,至远期末2025年,游客量为2667人/日。

旅游总体规划对本次规划范围提出以下规划构思:确定本次规划区域为汉仙岩风景名胜区的次入口,在羊子岩电站及大坝附近建设为具备接待服务、旅游观光的复合型景点,主要功能设施为旅游管理处、停车场、码头、游船、公厕等。

)规划原则

1.生态第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开发应当坚持生态第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景区的自然生态,为旅游区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基础。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合理地整合资源,科学地组织旅游经营管理工作。任何时候不以旅游资源的破坏,生态环境的衰退为代价来追求短暂的旅游经济效益。

2.凸显人文色彩,秉承地域文化原则

对地域文化进行解读与挖掘,提炼出文化符号,在规划中予以传承和表达。将以符合当地景观特色的名称对个景区、景点命名,突出风景意境,提升文化品位。

3.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原则

在景区具体规划设计过程中,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调查场地现状、客观评价其价值和潜力,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尊重场地的自然景观及生态过程,尊重地方文化,充分考虑市场及游客体验需求,统筹规划。对场地进行系统分析,根据土地的适宜性,合理布局,使土地发挥最大效用,同时避免破坏自然环境,减少土方工程。

4.以人为本,便于游赏原则

规划以严谨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人文关怀的精神为导向,景区一系列的基础配套设施、休闲娱乐项目都要注重人本主义精神的表现,体现人文关怀,使旅游者拥有舒适的环境和优美的休闲体验空间。同时也满足特定旅游者的特定需求,如儿童、老年人、残疾人。

二、总平面规划设计

规划目标

以打造AAAAA级旅游景区为方向,以满足游客接待、交通、游憩需求为导向,完善观光、文化体验功能和旅游配套服务功能及设施,提升规划区域的游客接待能力及接待质量,形成功能齐备、景观优美、服务优良的精品景区入口服务区。

)规划策略

本次规划的策略为:以汉仙岩风景区总体发展策略为指导,以自然生态景观资源为基底, 围绕“八仙”文化为主题,通过“望景”、“游景”、“入景”、“画景”这四个层次的空间手法,将景区的景色逐步呈现出来。所谓“望景”即“望神仙洞府”,游客身不能至,心向往之;“游景”即“游世外仙山”,令游客身在画中,心有所悟;“入景”即“习养生之术”:身在仙境,心为所动;“画景”即“处归园田居”:身在其内,心有所属。本次规划区域作为汉仙岩风景区的入口区部分,主要将“望景”与“游景”两部分在空间上表现。

)空间结构

从规划范围内的现状地理环境、建设条件和景观资源出发,规划通过生态绿廊将规划范围内各分散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廊、二心、二节点”的总体空间布局。

“一廊”:景观绿廊;

“二心”:游客接待中心、游船码头中心;

“二节点”:入口广场节点、景区酒店节点。

)功能定位

依据《汉仙岩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2010-2025)的要求,结合规划区域的区位及建设用地条件,确定本次规划范围“汉仙岩风景区入口区”的功能定位为:具备形象展示、游客接待、景区管理、交通换乘、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多项功能的汉仙岩风景名胜区北部重要入口及旅游线路起始点。

)游客量预测

根据《汉仙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0-2025),近期至2015年汉仙岩风景区的高峰游客量为875人/日,至2025年,高峰游客量为2667人/日。汉仙岩风景区共有4个景区入口,其中以本次规划范围羊子岩入口区的交通区位最好,游客由该入口进入景区较为便捷,规划按承担汉仙岩风景区游客量总数的80%核定本次规划范围的游客量,则本次规划区域的高峰游客量为近期为700人/日,远期为2134人/日。

)功能布局

在整体空间结构的基础上,依据规划区域的功能定位,并综合考虑开发建设条件等因素,对各功能区进行合理布局,进一步完善功能结构。将整个规划范围划分为六个功能区:即入口区、游客接待区、景区管理服务区、花卉景观区、游船码头区及山林生态保育区。

1.入口广场区

入口区位于规划范围北部区域,直接与S325省道相连,距离筠门岭镇1.5公里,是游客进入景区的第一印象区以及景区对外形象的窗口。入口区与对外交通干道相衔接,是游客人流出入和疏散的主要通道。区内主要设置入口景观广场、景区形象大门等。

2.游客接待区

位于规划范围内的主要道路西侧,距离S325省道入口处约200米。游客接待区的主体建筑包括游客接待中心及景区管理中心,建筑南半部分为游客接待中心,为整个汉仙岩风景区提供游客接待服务,提供票务、购物餐饮、旅游咨询、医疗、安保等综合服务,建筑北半部分为景区管理中心,为景区行政办公、管理运营、员工工作生活区域。主体建筑正南方配建集散广场及电瓶车换乘点其东边、景区主干道旁,设置生态停车场及大巴停车场,是规划区域的重要的功能区及交通集散区。

3.樱花景观区

位于由游客接待区至酒店服务区的景区主要道路两侧,该区域坡度适中,富有层次变化,道路东侧相对较高。规划在景区道路两侧用地充裕的空间种植樱花树,打造樱花景观区,供过往的游客观赏及体验。

4.酒店服务区

位于规划范围内的主要道路与湘水相邻的区域,现状为空地,具备较好的建设条件,同时,该区域临近湘水,且与万丈石遥遥相望,景观有条件优良。规划远期建设景区配套酒店及游客休闲广场,为游客提供旅游住宿、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服务,并配备部分酒店停车。

5.游船码头区

游船码头区位于现状羊子岩码头及羊子岩水坝西侧滨水区域,是规划范围内山水景观条件最佳的区域,游客从游船码头可观湘江绿水,可望羊子岩、可赏万丈石,是本次规划范围内的主体景观区。同时该区域是游客乘船观光的始发点,为游客提供电瓶车换乘、游船换乘功能,兼具观光休憩功能。

6.山林生态保育区

将规划范围内除农用地、开发用地、村庄建设用地以外的山体区域划为山林生态保育区,山林生态保育区是规划区的整体大环境的反映,也是景区旅游活动开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支撑,其生态环境质量的优良程度关系到景区的持续发展。在此功能区内,不进行旅游开发,仅修建登山游览步道、观景休憩亭等,用于满足游客的登山、观景、远足需求。另外,注重保护好区内的山际线,保护原生态的山水环境。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11.png

12.png

1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