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文清路商业街提升改造工程规划方案设计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8-12-05 17:39:03 被阅览数: 1616 次 来源:

项目名称:赣州市文清路商业街提升改造工程规划方案设计

项目地点:江西省赣州市

面积:1.2公里,100公顷

完成时间:2012年6月

委托编制单位:赣州市章贡区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主要参加人员:韩高峰、王立新、许五军、王涛、孙威、缪江梅、陈晓建、杨慧、肖荣华、许瑞清、韩振坤、刘乾盛、彭艳明、钟德辉、肖瑞娟

 

一、规划背景

赣州,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存至今的八境台、宋代古城墙、福寿沟等见证了赣州历史的发展,如今宋城的雄姿依旧,古韵犹存,被专家们誉为“宋城博物馆”。

文清路是赣州中心城区主要商业街,位于《赣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所确定的风貌协调区范围之内,是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之一,被誉为赣州的“王府井”、“南京路”,宋朝时为“六街”之中的阳街。“文清”一名源于宋代赣州籍理学家、文学家、诗人曾文清,名曾几。1941年,蒋经国在任江西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兼赣县县长期间,以曾几的谥号命名该街道为“文清路”。“文革”时期,该街道改名为东方红大路,1979年恢复文清路名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文清路房屋破损、设施陈旧,一个缺乏品味和特征的文清路将难以满足赣州城市发展和市民需求。

为进一步挖掘城市潜力,提升城市的品味和活力,带动老城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老城的繁荣与复兴。20117月,赣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展“三治”工作,在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基础上,决定对文清路进行提升改造,力求达到环境改善、街区更新、文化再现、旅游发展的目标。

本次规划重点改造的区域包括文清路(厚德路口至章贡路口)沿线1200米长及其纵深区域,紧密影响范围包括红旗大道以北100公顷的区域。

二、规划构思

本规划结合现有文清路两侧商业、居住、办公等功能,充分挖掘城市的文化内涵,并融入本次改造的整体设计之中,使赣州市文清路成为功能合理、配套完善、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商业街区,成为赣州文化展示的印象前厅,为赣州商业街区人气提升和文化品牌形象的宣传起到较好的带动作用。提出如下几点规划构思:

1.充分挖掘街区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凸显其本身价值和特色;

2.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梳理,并结合现代使用功能的需求,提炼出能够现代表达的传统元素符号;

3.完善公共配套体系,有序引导业态更新,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4.重点提升打造街道城市公共空间和开敞空间,强调近人尺度的人性化设计;

5.政府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切实保证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保证预期方案落到实处。

三、主要内容

1.通过对区域和赣州历史文化的研究,我们提出文清路作为赣州 “宋城博物馆”的印象前厅,主题定位为“赣州风情、宋城印象”。

2.通过查阅史料、专家咨询和案例借鉴等方式,对街区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相应的梳理,重点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设计—施工—使用相结合,将文化切实融入现代生活当中去,提出在赣州结合与运用的新思路。设计在不改变原有建筑使用和结构的前提下,通过作加法的形式在沿街建筑的裙房、墙身和屋顶等部位,增加具有传统建筑元素的符号,包括壁柱、隔扇、坡檐等装饰构件,将原本建筑风貌比较凌乱的商业界面进行了相对的统一。同时,我们对沿街每一栋建筑进行了详细细致的数据分析,并结合使用者的需求,提出每栋建筑改造工艺要求,切实合理的保证了方案的实施效果和今后的使用安全。

3.通过对河套老城区红旗大道以北100公顷范围内的整体分析和研究,确定街区需要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增设了公共厕所、直饮水系统等,梳理了沿线的交通组织和停车系统,整治了沿线的架空线路。

4.对城市重要开敞空间和公共空间进行重点打造,拆除原来围合赣州公园的建筑物,强化与城市界面的联系。设置宋代文化元素的连廊、勾栏等实用性的景观设施,强化街区特色。在公共建筑和重要城市对景空间,按照宋代官式建筑的做法适当的加以区分,丰富城市界面。

四、创新与特色

创新一:政府组织、媒体宣传、群众调动,有效提高规划的实施效率和可操作性

为提高文清路提升改造工程的整体设计水平。市城乡规划建设局组织设计方案的方案竞标,并最终确定我院负责方案的最终整合和优化工作,充分体现开放式规划的特点;

在编制过程中,多次组织专家论证会,数十轮征求政府相关部门意见,并通过沿线商户和住户的问卷调查、规划公示、媒体宣传等方式征求市民意见。

对每栋建筑的功能、质量、材料和结构均作出细致分析和多方案的比较,充分保证规划的实施效果与实用功能。

创新二:文化为魂、强化特色,合理确定街区的总体定位;

赣州市拥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宋城博物馆”,但却被如今的繁华所掩盖。我们提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有机融合,来打造新的赣州印象,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品味和形象,为赣州文化品牌的宣传和旅游的拉动奠定基础。

我们确定的总体定位为“赣州风情、宋城印象”,将宋代的建筑符号和语言,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重新演绎。我们对文清两侧的建筑,按照宋代的建筑样式进行了统一的风貌更新。

通过重点把握公共空间和开敞空间的风貌特色,强化街区宋城印象。我们通过查阅相关史料记载,恢复赣州公园的原有格局,新建了勾栏、连廊等宋代文化构筑物,恢复了照磨巷口一栋两层的宋式建筑——“天一阁”,在南京路口、章贡路口等城市重要交叉口的对景空间,以及附幼保健院、四平商场等公共建筑的上,按照宋代“官式”建筑的表达方法加以强化。

创新三:价值梳理,分类运用,合理的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建筑立面改造中;

我们通过查阅史料和对相关城市的考察,专门编制了《宋代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以赣州为例》一书,对宋代的建筑元素和符号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包括坡檐、壁柱、窗花等20多个装饰构件,及其70余种变化的用法要求。

并结合赣州相关的文化历史和建筑特点,筛选出相应的建筑元素和符号,在建筑屋顶、墙身、群房、空调位、窗扇、门扇等部位加以运用。包括屋顶运用的坡檐、斗拱;墙身运用的灰面、穿斗墙和青砖;空调位和花池运用的宋式栏杆扶手;窗扇和门扇所采用的“一码三箭窗”、格子窗、直棱窗;裙房近人尺度运用的壁柱、柱储、匾额、楹联、月梁、览额、斗拱、雀替等构件。

结合现代使用功能和施工工艺提出相应的要求,将建筑主要构件绘制成建筑大样,以指导我们下一步的具体设计和施工。同时,我们在建设期间提供了全程的施工服务,确保设计方案落到实处。

创新四:整体分析、多方案比较,合理确定最佳交通组织方式、完善公共配套体系和市政设施;

我们对赣州市红旗大道以北区域100公顷用地范围内的交通组织、公共配套现状等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和分析,从而确定本区域的交通组织方式和所需要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市政基础设施。

创新五:点、线、面相结合,整体营造街区空间景观系统,完善城市家具设施。

我们对城市的公园和小广场等重要的开敞空间进行重点的打造,拆除具有一定影响建筑物,强化空间的开敞性,改造了原有的地面铺装、水池和绿化植被,并增设了连廊、戏台、休闲座椅、垃圾收集点等 城市家具设施。

五、实施情况

1.城市空间环境与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规划的指导下,街区整体按照宋代建筑风貌进行统一的提升改造,与历史城区的整体风貌更加协调。原有陈旧建筑不见了,店招、广告位、空调机位和违章搭建建筑等得到了较好的整理和规范,购物空间环境得到了较好的改善,街区的文化品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城市品牌宣传和文化旅游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将赣州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相结合,较好的宣传了赣州作为“宋代博物馆”的城市形象,提升了城市的旅游吸引力,大大的提高了文清路两侧的商业价值,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2013年1月,赣州市文清路商业街获得首批江西省商务厅公布的 “江西特色商业街”称号。

3.城市的景观质量、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

在规划的指导下,改善了沿线的道路铺装,3处公共开敞空间的绿化景观环境得到了提升,增加了街道沿线的盆景绿化和建筑立体绿化,设置了统一的机动车位和非机动车停车位,完善了2处公共厕所,2处公共直饮水系统,20多处垃圾收集点。沿线的市政设施进行了统一的梳理和改善,原有街道的架空线路得到了较好的隐藏。

赣州市文清路2-1.jpg赣州市文清路2-2.jpg赣州市文清路2-3.jpg赣州市文清路2-4.jpg赣州市文清路2-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