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中心城市环卫专项规划(2013-2030)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8-12-05 16:01:19 被阅览数: 2888 次 来源:

项目地点:赣州中心城市环卫专项规划(2013-2030)

面积:2236平方公里

完成时间:2016年9

委托单位:赣州市城乡规划局

主要参加人员:韩高峰、王立新、张小金、张  潋、温  泉、黎江林、肖丽芳、何  炜、黄仪容、杨久辉、刘远飞、曾国威、李俊、黄蕾、尹路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绿色发展被列为国家五大发展理念之一。2013年9月2016年2月,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近年来,随着中央环保督查的深入开展,环境保护问题受到空前关注。统筹城乡垃圾处理处置,大力解决垃圾围城等问题成为各城市的重要工作。

为统筹协调赣州中心城市环卫事业与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不断提高城乡环境卫生质量,落实国家绿色发展的要求,特编制赣州中心城市环卫专项规划,以满足赣州城市发展对环境卫生更高的要求,落实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用地,促进城市生态系统良行循环,保障城市的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规划构思

作为赣州中心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纲领性规划,既要落实各级战略部署,符合行业发展要求,明确各类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又要对各类设施进行空间落实。在充分研究新形势、新要求的基础上,规划确定了本次环卫规划的主要构思为:“分类收集、压缩收运、综合处理、集中设置、配置完善”。

1.分类收集:针对赣州中心城市垃圾混合收集的现状,易造成易腐发臭、污水滴漏和不利垃圾处理的问题,规划提出逐步推进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结合赣州中心城市现状垃圾组成成分的特点,提出合理的垃圾分类收集方案,促进垃圾的回收利用,促进垃圾的资源化和减量化。

2.压缩收运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是连接产生源与处理系统之间的重要环节在垃圾从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中,收集和运输的费用往往占总费用的一半以上。因此,改进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提高生活垃圾的收运效率,对降低环卫管理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赣县、南康、上犹等区域垃圾转运站配置压缩设备比例低,部分垃圾压缩作业由垃圾运输车来的现状,规划提出在所有小型转运站内配置垃圾压缩设施,并且建设大型垃圾转运站,提高转运效率。

3.综合处理:赣州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目前均为卫生填埋方式,而填埋场具有选址困难、减量化效果不佳、存在地下水污染隐患等缺点,降低填埋方式在整个处理体系中所占份额将是城市垃圾处理策略转变的必然方向。因此规划提出“卫生填埋与焚烧并行”的综合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4.集中设置:环卫所、垃圾中转站、车辆清洗站、环卫停车场、公厕、环卫工人作息场所等环卫设施的服务半径和设置密度有一定的重合,为最大的减少环卫设施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规划将环卫设施集中设置,按照服务半径的要求,建设一定的环卫综合体使得环卫设施设置满足垃圾处理的要求,同时也能集约节约城市用地、减少对环境影响。

5.配置完善:环卫公共设施是指设置在公共场设置的环卫设施,主要包括公共厕所、废物箱等,这些设施一般都具有数量多、占地面积小、与居民生活关系紧密等特点。环卫公共设施的布局应以方便居民使用为首要原则,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在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等各类城市建设用地满足环卫公共设施设置密度的要求,建设完善的环卫公共设施体系

二、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城市垃圾处理体系构建”和“环卫设施的布局”两部分。

一是依据城市垃圾“大分流”的构思,将城市垃圾处理体系划分为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粪便等子体系,科学预测各类垃圾的产生量与清运量等环卫发展需求,分别构建科学合理的垃圾收运系统和处理系统。

二是科学编制环境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包括:公共厕所布局、垃圾转运站布局、垃圾处理设施布局、基层环境卫生机构布局、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布局,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人作息场所布局等规划。

此外,兼顾城乡环卫设施统筹规划,提出农村垃圾管理模式,制定环境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包括: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教育和环境卫生技术创新等规划内容。

三、创新特色

区域统筹,构建城市垃圾处理“系统管理”

1.构建灵活的分级转运体系

改变单一的“二级转运”模式,规划采用“三级转运”和“二级转运”相结合的转运模式。在距离垃圾处理终端或大型垃圾转运站较远的区域,采用“三级转运”模式,通过大型垃圾转运站集中转运;在距离垃圾处理终端或大型垃圾转运站较近的区域,采用“二级转运”模式。

2.科学合理灵活制定环卫作业分区

根据赣州中心城市行政区划以及利于生活垃圾转运实际操作管理的原则,将赣州中心城市划分7个环卫作业分区。这7个环卫作业分区按照管辖权限和作业范围对应的原则进行划定,保证全域覆盖无死角,并且预留了将来随行政区划调整而调整的可能性。

3.统筹环卫处理设施,合理安排转运体系及线路

结合规划的生活垃圾处理终端,按照远近期结合的思路,确定了各作业分区相对应的处理终端。同时结合城市近期道路建设计划,结合生活垃圾的产生及流向安排了大型转运站至处理终端的转运线路,尽量降低环卫交通对城市客运交通的影响,提高收运效率,减少环境影响。

)提出“大分流、小分类”构想,注重“源头减量”

1.构建各类城市废弃物的处理体系

“大分流”指的是构建各类城市垃圾各自的处理系统,包括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及粪便等各类处理体系。改变目前餐厨垃圾及部分建筑垃圾进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现状,有利于各类废弃物的减量化及资源化处理。

2.结合实际提出生活垃圾近远期分类设想

垃圾分类是源头减量的重要保证,根据赣州现状垃圾成分组成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发达地区垃圾分类收集的经验,确定适合于赣州中心城市的垃圾分类方案,达到垃圾分类收集的简单便捷和可操作性,规划近期,采用“三分法”,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类,厨余垃圾送入生活垃圾填埋场或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

规划远期,餐厨垃圾处理厂投入使用并逐渐成熟,采用“四分法”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各类垃圾分别进入各自的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提出“环卫综合体”的建设模式

为了保证环卫公共设施的空间落实、减少环境影响、降低环卫设施的邻避效应,规划提出“综合建设、先行建设”的建设策略。将基层环卫机构、小型转运站、环卫工人作息场所、公厕、环卫停车场、车辆清洗站等进行集中安排,建设“环卫综合体”,同时提出在区域建设初期先由政府实施到位的设想,以保证环卫公共设施的落地。

1.png2.png3.png4.png